我校与德国阿沙芬堡市工商会举行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线上会议

作者:王澎斌发布时间:2025-06-20浏览次数:10

  2025年6月20日,我校与德国阿沙芬堡市工商会通过线上平台举行职业教育合作专题会议。德国阿沙芬堡市工商会代表Bausback, Dr. Maria、Feigel, Ursula,我校国际学院院长陆敏及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国际学院院长陆敏在会上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专业设置及国际合作成果,重点阐述了学校在智能制造、护理康养等领域的产教融合实践。她明确提出以短期合作为优先方向,希望结合德国用工需求定向培训学生,实现赴德培训、就业,并提议组织师生赴德开展短期校企参观座谈。同时,陆敏院长表示可先邀请德国研学团赴洛考察,对接比亚迪、中信重工等本土企业,为双方合作搭建实地交流平台。她强调,学校期望与德方在双元制教育模式本土化探索、师生国际交流、职业资格认证互认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尤其希望在汽车机电、医疗卫生、商贸物流等专业领域引入德国企业实训资源。

Bausback, Dr. Maria详细介绍了阿沙芬堡工商会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职能,指出其作为连接企业与院校的枢纽,在制定培训标准、监督实训质量及推动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她提到,德国工商会拥有众多会员企业,可支撑“培训-就业”长期人才输送计划,希望双方能够通过互访线下签订具体合作协议Feigel, Ursula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为切入点,分享了“企业主导70%实践培训+院校承担30%理论教学”的人才培养经验,特别提及工商会可协调当地企业提供工业4.0标准的实训岗位,并针对我校提出的访问计划建议融入政府接待行程以夯实合作内容。

会议中,双方特别强调合作需“保障就业前景或证书获取”,并关注学生德语能力培养。国际交流办公室主任张钰介绍研学项目后,双方约定以“双向研学”为切入点:我校学生赴德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专业,对接IHK会员企业;德方师生、企业家赴洛考察本土企业,体验中国制造业实践。

此次会议为双方搭建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沟通桥梁,不仅增进了彼此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上的相互了解,更在研学项目时长规划、企业参观机制、资格认证对接等具体事项上形成初步共识。双方确认下次会议将邀请洛阳工商协会负责人共同参与,重点磋商研学项目执行方案、资格认证标准对接及“国际学徒班”培养框架,为后续合作备忘录签署及项目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我校国际学院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上一篇:下一篇: